一、业务需求
市级卫星数据中心建设,主要是“卫星遥感一体化应用服务平台” 及其运行支撑环境的建设,总体建设目标应具备以下职能:
1. 统筹管理海量多源遥感数据的有效管理,提市自然资源管理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水平,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卫星遥感应用产品。
2. 按照国家关于卫星中心建设的有关数据政策与管理办法,以及各省市卫星中心关于数据和应用的定位要求:具备多源遥感数据生产和管理、遥感信息产品提取和生产、多源遥感数据快速处理和分发的能力;关联各类业务信息,主动更新遥感及信息产品、形成基于遥感大数据的挖掘应用体系,具备“遥感+空间数据”的应用服务的能力。
3. 结合各级政府单位、各行业实际应用需求,综合开展基于卫星数据的应用技术研发和应用服务,打通空间信息应用产业链; 按照各省市卫星数据中心能力建设要求,建设快速的数据获取通道,动态获取覆盖市级面积的对地观测数据;并综合其他多源卫星遥感数据,构建海量遥感数据资源库,建成多源遥感数据的接收、 存储、处理、管理、展示、分发、服务的软件平台,完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集成系统软硬件运行环境,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规范体系,并承担相应的数据及信息的安全保密管理职责,形成数据整合、信息提取、快速处理和分发服务能力。结合自然资源特点,以及各级单位与各行业管理对遥感对地观测数据和空间信息应用的需求,广泛开展“遥感+空间数据”示范应用,促进各市级空间信息应用产业。
二、建设总体框架
以卫星遥感大数据为基础支撑,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方法,建设卫星遥感数字化服务平台,为社会治理与绿色发展提供基于卫星遥感资源数据的各类应用场景示范。基于这个平台构建的业务系统,在支撑业务的时候,可以实时的将数据通过这一个平台“沉淀”到数据中心中,将卫星遥感数据变成动态的,不断更新的。同时卫星遥感资源数据及各类专题数据又可以为各个业务部门提供支撑,可以提升业务效率,完成以业务为核心的应用场景。
面向各省市级社会治理和绿色发展的应用需求,卫星中心建设按照4个层次的架构设计。
第一层是基础层,包含数据存储服务器、分布计算服务器、交换机、磁盘阵列、光纤专线、防火墙等。
第二层是数据层,包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卫星数据、专题解译信息数据、其他业务数据以及长效的数据统筹获取机制。
第三层是平台软件支撑层,包含数据库软件、卫星遥感数据的接收管理系统、遥感影像数据生产软件、遥感数据信息产品提取软件、产品共享与分发服务系统等。
第四层是综合展示和应用层,“遥感+空间数据”综合应用系统,包含建设面向空间数据展示、管理和应用的综合管理展示平台,面向发改委、自然资源与规划、农林水利等各级单位和部门提供应用场景及共享服务。
三、方案组成
1、硬件支撑环境建设内容
省市级卫星中心的运行支撑环境的建设,主要依据省-市卫星数据交换机制,依据市卫星中心未来 3-5 年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存储、处理、分发和服务规模决定,按照适度、可扩展原则,组织采购高性能的计算、存储、 网络等硬件设备,在市卫星中心办公场地部署专用光纤网络,实现数据接收分发,支撑未来市卫星中心的日常运行。建议设备类型、数量和应满足要求如下:
2、软件支撑环境建设内容
市级卫星中心的“卫星遥感一体化应用服务平台”,包括数据库软件、卫星多源数据的接收管理系统、遥感影像数据生产软件、遥感数据信息产品提取软件、产品共享与分发服务系统。其中多源数据的接收管理系统市实现遥感数据接收、管理等能力,是市级中心实现遥感数据支撑的主要系统平台。按照卫星遥感应用业务环节,平台业务流程分为接收和管理环节。接收环节主要负责遥感数据接收,是遥感服务支撑平台的数据来源管理核心,为后续的管理和应用服务提供数据基础。管理环节实现对各类标准影像产品、成果影像产品和信息产品的管理。
四、方案特点
1、智能化
高分遥感大数据云管理平台是提供大规模时空数据存储与管理,提供地理专题服务、面向多样化空间应用的私有云平台,平台特性有:资源贡献、统一管理,灵活便捷的组网模式,计算机高性能,存储高效、性价比高等特点。
2、精准化
基于产品监测的全面性,可对水环境遥感监测服务、大气环境监测服务、农林牧草遥感监测服务、遥感虚拟考古、城市管理遥感监测服务、灾害监测/应急响应等行业进行深度化定制。
五、应用领域
水环境遥感监测服务、大气环境监测服务、农林牧草遥感监测服务、遥感虚拟考古、城市管理遥感监测服务、灾害监测/应急响应。